刘禅是三国时期蜀主刘备的儿子,后来的蜀后主。“禅” 字是个多音字,一读“shàn ”,又读“ chán”,那么刘禅的“禅” 字应该如何读?一直以来,多数的人都读作“chán ”,而笔者 以为应读作“shàn ”。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P117 )注作:“ chán”①佛 教用语,指静坐、坐~②泛指拂教的事物:~林 ~技。而《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P999) 注作:“shàn ”。【禅让】(shàn rang):受~ ~位。 【禅让】指帝王把帝位让给别人。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P394) 注作:【封禅】古代帝王到泰山祭祀天地的典礼。在泰山筑土祭 天叫封,在山南梁父山上祭地叫禅“shàn ”。
很显然,禅字的读音和佛教没有直接关系。按正式文献 记载,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不过百余年,且道教与儒道极 盛,佛教影响甚微,而且也没有证据证明刘备笃信佛教,那么 何以给自己的儿子用佛教用语取名?故“刘禅”的“禅”的读音要从词条【封禅】 的意义上去确定。
封禅是古代统治者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举行的 一项祭祀天地的礼仪。“封”指帝王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 指天子在泰山除地祭地。但不是所有帝王都能够“封禅”。 《史记·封禅书》有“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意为 帝王当政时要建有大的功绩,使天下太平,民生安乐方可行 封禅之礼,向上天报功。自秦皇始,中国古代只有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唐真宗等六位帝王曾封禅泰山。那 么,刘备又与“封禅”有什么关联呢?
刘备,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 帝。他是西汉中山靖王之后,虽为汉皇室之胄,但至此已沦 为平民,靠编席织履为生。但东汉末年的“乱世”,让他萌发 了“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愿望,也为他实现这个 宏伟愿望提供了机遇。他义结金兰收关张,三顾茅庐请诸 葛,忍辱负重屯新野,会同关张战吕布,后来,巧妙设计取樊 城。在樊城时,见到樊城县令刘泌之甥(罗候之子)寇封气宇 轩昂、英俊年少,心生爱意,因当时刘备虽年过四十尚无子 嗣,遂收为义子,改名为刘封。
后甘夫人梦北斗而生“阿斗”,刘备便以“禅”名之 。中 国人为子女取名 ,向来注重有意蕴,他为自己的亲子取“禅”, 与之前收的义子的名字“封”恰好构成“封禅”一词,绝非巧 合,实为有意而为之。他在儿子的名字上寄托了自己的追求 目标、人生理想。那就是,希望有朝一日统一全国,结束纷 争,成就帝业,并且能像前代的有德帝王那样,登泰山而行封 禅大礼。
由此可见,刘禅的名字“禅”字一定读“shàn ”而非 “ chán ”。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