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国名,和中国古代韩国有何关系?

韩国的国名,和中国古代韩国有何关系?

在韩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的国名。到时中国历史上,曾有韩国国名,两者到底有什么联系?

西周至春秋初期,有个叫韩国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始封君是周武王之子,疆域在今陕西韩城市和山西河津县东北一带。前757年,被晋国所灭。

战国时期,同样有个叫韩国的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新郑。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所在地设置颍川郡。

此外,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子朱松在西北分封的藩国,也被称之为韩国。

至于现在的韩国,尽管没有古代没被作为国名,也曾出现过。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曾提到:“桓、灵之末,韩濊强盛,郡县不能制,民多流入韩国”,此系关于现在韩国这一名称的最早记录。

隋唐时期,朝鲜半岛进入三国时代,之后近两千年的时间里,金氏新罗、王氏高丽、李氏朝鲜先后统一朝鲜半岛,从未以韩国为号。但“韩”仍然作为其政权的别称,如高丽太祖王建曾声称“朕赖三韩山川阴佑以成大业”。元朝傅若金 《送幻上人还高丽》诗:“梵宇通辽海 ,僧居属弁韩。”

展开全文

韩国专家金庠基则认为,根据《诗经·韩奕》篇和王符的《潜夫论》等文献的研究,详细描述了古韩族人的移动,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岐周之西向陕西韩城迁移;第二个阶段从那里移到河北固城一带;第三个阶段再从那里朝韩半岛一带移动。 因此,半岛的韩和中原的韩应该是同源的,关系较大。

东夷族中就有韩族。在朝鲜半岛有他们的土著居民韩族。韩国的国名来源于古代朝鲜半岛南部的辰韩、马韩、弁韩等“三韩”部落。“Han”在古韩语中表示“大”或“一”的意思。从中韩史籍中记载古朝鲜半岛东南部的三韩部落,马韩为原住民,辰韩、弁韩来自中国,弁韩臣属辰韩。

马韩是中国周朝箕子朝鲜南迁的遗民与辰国融合而成。后来逐渐成为土著居民。

19世纪70年代,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鼓吹“征韩论”,就是以武力迫使朝鲜开国,于是用“韩”来作为朝鲜半岛的简称, 甲午战争后,中国丧失对朝鲜的宗主权,李氏朝鲜放弃朝鲜称号,改国名为大韩帝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擴的意思,擴的解释,擴的拼音,擴的部首,擴的笔顺
硬件知识台式电脑主板坏了修要多少钱(台式主板坏了修需要多少钱)
硬件知识台式电脑主板坏了修要多少钱(台式主板坏了修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