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國會大廈
主条目:塞爾維亞政治和塞尔维亚政府
塞爾維亞是一個議會制共和國,政府分為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門。塞爾維亞擁有歐洲最早的現代憲法之一,即1835年憲法,該憲法當時被認為是歐洲最進步和最自由的憲法之一[63][64]。從那時起,它通過了10部不同的憲法[65]。現行憲法是在黑山獨立公投之後於2006年通過的,該公投結果確認了塞爾維亞本身的獨立[66]。總統是國家元首,由民眾投票選舉產生,任期五年[67],亞歷山大·武契奇的塞爾維亞進步黨是繼2017年總統選舉的現任總統[68]。政府由總理和內閣部長組成,現任總理是由塞爾維亞進步黨提名的安娜·布爾納比奇[69]。國民議會是一院制立法機構[70]。自2021年以來,塞爾維亞議會席位最大的政黨是民粹主義的塞爾維亞進步黨和左翼的塞爾維亞社會黨[71]。2021 年,塞爾維亞擔任高級公職的女性人數在歐洲排名第五[72]。
外交
编辑
主条目:塞爾維亞外交
塞爾維亞的前身南斯拉夫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即予以承認,但是在蘇南交惡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選擇站在蘇聯一邊,導致兩國關係十分緊張。雖然兩國於1955年1月2日正式建交,但是兩國關係依然十分冷淡,並於1958年因南斯拉夫抵制蘇聯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之首一事再次交惡,一直持续到1977年南斯拉夫總統狄托访华后关系才正常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貝爾格萊德擁有大使館,並在普里什蒂納設有一辦公室。而塞爾維亞在北京擁有大使館,並在上海設有一總領事館。中華人民共和國於科索沃戰爭期間支持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反對北約轟炸南斯拉夫[73][74],對美军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非常不滿[73]。中國反對北約干預科索沃事務,擔心鼓勵在西藏或新疆的分離主義[74]。
目前,塞尔维亚正积极申请加入歐洲聯盟,但欧盟方面对塞尔维亚加入设定了多个前提条件,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塞尔维亚必须先承认科索沃的独立地位,或实现与科索沃关系正常化。而目前塞尔维亚并不愿对此作出妥协,这就使得其加入欧盟的前景变得渺茫。不過在2014年年初,塞爾維亞終於願意和科索沃關係正常化,向邁進歐盟的路又更進一步,且塞尔维亚希望可以在2020年前加入歐盟,而歐盟也評「雄心勃勃,但並非沒有可能」。[75]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單方面宣佈從塞爾維亞獨立,建立科索沃共和國,并获得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法国、德国等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承认。但包括塞爾維亞共和國、俄羅斯、中華人民共和國、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希臘、斯洛伐克、墨西哥、越南、羅馬尼亞、烏克蘭、西班牙、印度、巴西、尼日利亞、南非、阿根廷、白俄羅斯、巴勒斯坦、玻利維亞等國家拒絕承認科索沃的獨立地位。塞爾維亞亦正在阻止科索沃加入其它國際組織。科索沃共和國現时尚未是聯合國成員國。目前共有98個聯合國成員國、中華民國[76]、馬耳他騎士團 、紐埃以及庫克群島承認科索沃的獨立地位。儘管如此,由於受到來自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中的俄羅斯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的強大壓力,科索沃成為聯合國成員國的可能性依然渺茫[77]。而莱索托、苏里南、布隆迪、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科摩罗、多米尼克、格林纳达、帕劳、马达加斯加、中非共和国、多哥、塞拉利昂、加纳、瑙鲁这些国家则是先前承认科索沃独立,后来撤销承认独立的国家。塞爾維亞方面對承認科索沃獨立的國家,則採取撤回大使的方式以示抗議。[78]這些國家包括美國、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北馬其頓、哥倫比亞、克羅地亞、法國、德國、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亞以及英國。但近年来塞尔维亚为加入歐洲一體化而态度有所松动,于2013年和2020年分别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79]和美国的华盛顿与科索沃达成“政治和经济正常化”协议[80]。
科索沃的國際地位 塞爾維亞 認為科索沃是塞爾維亞一部分的國家和地區 承認科索沃為獨立的國家和地區
軍事
编辑
主条目:塞爾維亞軍事
塞軍MiG-29B
塞爾維亞武裝部隊隸屬於國防部,由陸軍和空軍組成。雖然是一個內陸國家,但塞爾維亞經營著一支河流艦隊,在多瑙河、薩瓦河和蒂薩河上巡邏。截至2019年,塞爾維亞國防預算達8.04億美元。[81]
傳統上依靠大量應徵入伍的塞爾維亞武裝部隊經歷了縮減規模、重組和專業化的時期。2011年廢除了征兵制[82]。塞爾維亞武裝部隊有28,000名現役軍人[83],輔以擁有 20,000 名成員的“主動預備役”和大約 170,000 名成員的“被動預備役”[84][85]。
塞爾維亞參加了北約夥伴關係行動計劃[86],但由於民眾的強烈反對,它無意加入北約,這主要是1999 年北約轟炸南斯拉夫的遺留問題[87]。它是北約的觀察員成員,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CSTO)[88],該國還簽署了《東南歐穩定公約》。塞爾維亞武裝部隊參加了多項多國維和任務,包括部署在黎巴嫩、塞浦路斯、科特迪瓦和利比里亞[89]。
塞爾維亞是該地區軍事裝備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2018年國防出口總額約為6億美元[90]。國防工業多年來取得了顯著增長,並且每年繼續增長[91][92]。塞爾維亞是世界上平民中槍支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93]。
行政區劃
编辑
主条目:塞爾維亞行政區劃
塞爾維亞行政區劃
諾維薩德的巴諾維納宮、伏伊伏丁那政府(俄语:Список глав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Воеводины)、伏伊伏丁那議會建築群
尼什
塞爾維亞是一個單一制國家,由市镇和城市、行政区及两个自治省组成[94]。在塞尔维亚共有145个市镇和29个城市,这些是地方自治政府的基层行政单位[95]。除市镇和城市之外,还有29个行政区,贝尔格莱德市也具有类似行政区的地位。贝尔格莱德市有自己的民选政府,但其他行政区仅是中央政府的区域行政中心,没有单独的行政权,它们仅是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区划[95]。
塞尔维亚宪法确认两个自治省:北部的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和南部具有领土争议的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95]。两个自治省之外的其他领土通称为中塞爾維亞,但其从未有过自己的区域政府。科索沃战争后根据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244号决议,联合国维和部队驻入科索沃和梅托希亚。塞尔维亚政府不承认科索沃在2008年2月宣布的独立,认为其为非法且没有法律依据[96]。
博爾區布拉尼切沃区貝爾格萊德市扎耶查爾區西巴奇卡區茲拉蒂博爾區亚布拉尼察区南巴納特區南巴奇卡區科盧巴拉區
科索沃区科索沃米特罗维察区科索沃-波莫拉夫列区马奇瓦区摩拉维察区尼沙瓦区佩奇区皮羅特區波杜纳夫列区波莫拉夫列区
普里茲倫區普奇尼亞區拉西纳区拉什卡区北巴納特區北巴奇卡區中巴納特區斯雷姆區托普利察区舒馬迪亞區